Python中利用xpath解析HTML的方法

2018-09-22 15:32

阅读:507

  在进行网页抓取的时候,分析定位html节点是获取抓取信息的关键,目前我用的是lxml模块(用来分析XML文档结构的,当然也能分析html结构), 利用其lxml.html的xpath对html进行分析,获取抓取信息。

  首先,我们需要安装一个支持xpath的python库。目前在libxml2的网站上被推荐的python binding是lxml,也有beautifulsoup,不嫌麻烦的话还可以自己用正则表达式去构建,本文以lxml为例讲解。

  假设有如下的HTML文档:

   <html> <body> <form> <div id=leftmenu> <h3>text</h3> <ul id=china><!-- first location --> <li>...</li> <li>...</li> ...... </ul> <ul id=england><!-- second location--> <li>...</li> <li>...</li> ...... </ul> </div> </form> </body> </html>

  直接使用lxml处理:

   import codecs from lxml import etree f=codecs.open(ceshi.html,r,utf-8) content=f.read() f.close() tree=etree.HTML(content)

  etree提供了HTML这个解析函数,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对HTML使用xpath了,是不是有点小激动,现在就尝试下吧。

  在使用xpath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作为对照的jQuery和RE。

  在jQuery里要处理这种东西就很简单,特别是假如那个ul节点有id的话(比如是<ul id=china>):

   $(#china).each(function(){...});

  具体到此处是:

 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$(#leftmenu).children(h3:contains(text)).next(ul).each(function(){...});

  找到id为leftmenu的节点,在其下找到一个内容包含为”text”的h3节点,再取其接下来的一个ul节点。

  在python里要是用RE来处理就略麻烦一些:

  那么用xpath要怎么做呢?其实跟jQuery是差不多的:

   nodes=tree.xpath(/descendant::ul[@id=china])

  当然,现在没有id的话也就只能用类似于jQuery的方法了。完整的xpath应该是这样写的(注意,原文件中的TAG有大小写的情况,但是在XPATH里只能用小写):

 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nodes=tree.xpath(u/html/body/form/div[@id=leftmenu]/h3[text()=text]/following-sibling::ul[1])

  更简单的方法就是像jQuery那样直接根据id定位:

   nodes=tree.xpath(u//div[@id=leftmenu]/h3[text()=text]/following-sibling::ul[1])

  这两种方法返回的结果中,nodes[0]就是那个“text”的h3节点后面紧跟的第一个ul节点,这样就可以列出后面所有的ul节点内容了。

  如果ul节点下面还有其他的节点,我们要找到更深节点的内容,如下的循环就是把这些节点的文本内容列出:

   nodes=nodes[0].xpath(li/a) for n in nodes: print n.text

  对比三种方法应该可以看出xpath和jQuery对于页面的解析都是基于XML的语义进行,而RE则纯粹是基于plain text。RE对付简单的页面是没有问题,如果页面结构复杂度较高的时候(比如一堆的DIV来回嵌套之类),设计一个恰当的RE pattern可能会远比写一个xpath要复杂。特别是目前主流的基于CSS的页面设计方式,其中大部分关键节点都会有id――对于使用jQuery的页面来说则更是如此,这时xpath相比RE就有了决定性的优势。

  附录:基本XPATH语法介绍,详细请参考XPath的官方文档

  XPATH基本上是用一种类似目录树的方法来描述在XML文档中的路径。比如用“/”来作为上下层级间的分隔。第一个“/”表示文档的根节点(注意,不是指文档最外层的tag节点,而是指文档本身)。比如对于一个HTML文件来说,最外层的节点应该是”/html”。

  同样的,“..”和“.”分别被用来表示父节点和本节点。

  XPATH返回的不一定就是唯一的节点,而是符合条件的所有节点。比如在HTML文档里使用“/html/head/scrpt”就会把head里的所有script节点都取出来。

  为了缩小定位范围,往往还需要增加过滤条件。过滤的方法就是用“[”“]”把过滤条件加上。比如在HTML文档里使用“/html/body/div[@id=main]”,即可取出body里id为main的div节点。

  其中@id表示属性id,类似的还可以使用如@name, @value, @href, @src, @class….

  而 函数text()的意思则是取得节点包含的文本。比如:<div>hello<p>world</p>< /div>中,用”div[text()=hello]“即可取得这个div,而world则是p的text()。

  函数position()的意思是取得节点的位置。比如“li[position()=2]”表示取得第二个li节点,它也可以被省略为“li[2]”。

  不过要注意的是数字定位和过滤 条件的顺序。比如“ul/li[5][@name=hello]”表示取ul下第五项li,并且其name必须是hello,否则返回空。而如果用 “ul/li[@name=hello][5]”的意思就不同,它表示寻找ul下第五个name为”hello“的li节点。

  此外,“*”可以代替所有的节点名,比如用”/html/body/*/span”可以取出body下第二级的所有span,而不管它上一级是div还是p或是其它什么东东。

  而 “descendant::”前缀可以指代任意多层的中间节点,它也可以被省略成一个“/”。比如在整个HTML文档中查找id为“leftmenu”的 div,可以用“/descendant::div[@id=leftmenu]”,也可以简单地使用“ //div[@id=leftmenu]”。

  至于“following-sibling::”前缀就如其名所说,表示同一层的下一个节点。”following-sibling::*”就是任意下一个节点,而“following-sibling::ul”就是下一个ul节点。

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。


评论


亲,登录后才可以留言!